学院新闻
温州商报:张小燕教授说:这时帮公司一把,他们这辈子不会忘记
作者:办公室时间:2013年02月27日 12:37阅读:
商报讯 “温州的公司家是有良心、讲义气的,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,政府、银行、社会帮他们一把,相信他们这辈子都不会忘记。”昨天,在金融办牵头召开的新春金融改革座谈会上,温州大学教授张小燕呼吁政银企叁方要携起手来,互信互助,共同化解当前存在的担保链困局。
公司之间的互保联保,一直来都是我市许多中小公司贷款融资的主要方式。去年以来,我市公司担保链连锁传导风险有所加剧,导致公司资金链更加紧张、银行垫款及公司不良贷款上升的现象频繁出现。昨天,市金融办、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、温州银监分局、市经信委、市中级人民法院金融审判庭负责人,全市各大银行负责人以及多位公司家代表、专家学者齐聚一堂,就如何破解中小公司担保链困局展开充分讨论。
某机械制造公司负责人表示,他的公司曾是业内知名的科技型创新公司,为了筹资新建厂房,前年他为某集团公司担保超亿元,不料因此步入困境。他深有感触地说:“当前我们已是举步维艰,但实在舍不得放弃苦心经营20年的公司和忠心跟随的团队员工。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公司生存下去,同时希望能够得到政府和银行更多的支持。”另一位公司主也表示,目前公司负债率太高,经营利润都不够支付银行利息,难以靠自身力量扭转危局。
一边是陷入担保资金链危机的公司不堪重负,另一边却是银行不良贷款骤增,引发业界担忧。某国有银行负责人表示:“担保链危机考验着银行的经营模式和风险防控能力,现在我们必须反思,银行在发放贷款时是否遵循了‘信贷’的本质,是否对借款公司的情况进行详细考察。”
面对双方困境,参加座谈会的专家学者提出中肯建议。温州大学商学院院长、教授张一力说,政银企都要找准自己的定位,做出努力。银行要适当减免利息、给公司提供优惠政策,避免抽贷压贷;公司要主动“瘦身”,拉回过长的投资战线;政府要高度重视,通过成立国资背景的担保公司、激活产权市场等举措,减少公司间互保联保的现象。
市金融办副主任吕金记表示,当前我们工作首要的就是重塑信用环境,将温州人习惯的“熟人借贷”转变为市场借贷,把建立在人格化交易基础上的信用扩展到制度性层面的信用上,这也是温州金改要着力推进的。下一步金融办还将积极为银企搭建沟通平台,促成信息的透明和对称;推动成立小微公司融资再担保中心、中小公司票据服务公司等;并在机制建设上下工夫,力争从源头上破解担保链危机。
相关链接: